老年人心理特点
随增龄出现的心理变化一般是指心理能力和心理特征的改变,部分来自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改变,部分是由于老年人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。心理变化涉及内容广泛,常见的有:
1.感知觉变化 是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(1)视觉:视觉减退的表现为屈光不正,视物模糊;光感受性降低,在光亮度较差或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低时视物不清;色觉减退。
(2)听觉:听力减退更为常见,以对高频音域的升高更显著。
(3)味觉与嗅觉:味觉、嗅觉的减退可以影响到老年人的食欲。
(4)温度觉、触觉、痛觉:这些感觉均下降,容易受到意外伤害,需教育老年人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。
感知觉包括感觉和知觉。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、神经系统实现的,知觉能力与个体心理因素有关。增龄对感觉影响大,但对知觉影响不明显。感知觉的衰退程度因人而异,在绝大多数老年人中,这种变化并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。如果采取积极的训练措施,还可以延缓老年人衰退的变化。
2.智力变化 智力活动包括注意、观察、想象、记忆、思维和适应环境等方面的能力。老年人智力的变化中,记忆、注意力、反应速度(液态智力)随增龄而减退,75岁以后衰退比较明显,发展也较快,尤以近期记忆的减退更为明显。思维的敏感性,操作速度和注意力衰退较早。而由后天获得的与知识、文化和经验积累有关的智力(晶态智力),不但不减退甚至可有提高。智力改变与日常活
动内容有很大关系,经常注意从事智力训练,可延缓衰退的速度。
3.人格变化 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、人际交往的减少,老年人容易发生性格和情绪变化。最常见的有对环境、家庭发生变化的不适应产生的焦虑不安、易激动、抑郁、情绪多变、多疑,易产生孤独感、谨慎、固执等。对疾病的心理反应,其一为疑病症,主要表现对疾病的恐惧,常是频繁就医的原因;其二还有害怕或不承认患病,不积极就医,不配合治疗。
老年人由于增龄而出现的普遍性、渐进性和退行性的生理、心理变化和社会问题,说明了老年人是社区人群中的弱势群体,在社区卫生服务中需要对他们有更多的尊重、关爱与照护。
总之,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,老年期心理变化表现出身心变化的不同步性,心理发展仍具有潜能和可塑性。